新闻动态

《世界能源展望2017之中国特别报告》全球发布会

发布时间:2017-12-10 

       2017年12月10日上午9:00-11:00,复旦大学、国际能源署(IEA)、上海市能源研究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大金报告厅成功举办了《世界能源展望2017之中国特别报告》的全球发布会。本次发布会由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上海海蓝能源有限公司战略委员会主任褚玦海主持开幕;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大数据学院教授,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青年长江学者吴力波主持圆桌会议。

       首先,上海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部处长王智强和国际能源署亚太地区主任Aya Yoshida发表会议致辞。王智强处长从上海能源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和国际交流角度阐释了上海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Aya Yoshida主任向复旦大学、上海市政府表达谢意,并提出十九大之后中国进入能源转型的关键时刻,IEA与中国政府将会进行更加加强密切的合作。

       接着,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项目负责人Laura Cozzi女士报告了《世界能源展望2017之中国特别报告》的主要内容。报告指出目前能源世界格局的突出特征包括:美国将成为全球主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者;新兴减排技术具有突出竞争力,显著降低减排成本;中国对“蓝天”的追求将改变世界能源格局;随着电力需求的上升,电力生产方式在能源环境领域将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中国的能源格局的主要发展趋势主要包括:“蓝天”需求促使能源使用结构改变,煤炭使用下降、而石油需求上升,能源强度降低;电力部门煤炭装机增加空间小,太阳能、风能、水力、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增长空间大;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能源进口者、全球能源投资建设的领先者。在问答环节,Laura女士回答了参会者关于能源价格、煤炭消费和碳排放达峰预测、电动汽车发展趋势、上海发电部门煤炭与天然气投入结构系统优化的问题。

       在圆桌论坛中,吴力波教授主持讨论。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许宪春结合中国三大产业发展趋势对能源需求趋势进行分析,论述中国能源结构发展与产业结构发展的协同性。中石油天然气集团华东销售分公司总经理侯创业阐述了目前中国天然气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结合不同地区的能源禀赋和需求,统筹能源系统发展。申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舒彤从电力角度探讨能源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指出《中国特别报告》是对能源市场投资者的重要参考。天津大学“马寅初”经济学院院长张中祥教授提中国与IEA合作的机遇与挑战,认为加强合作能够提高中国在国际能源环境领域的发声权,同时有益于国际能源格局的发展。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教授,长江学者陈诗一强调了能源预测中环境约束和经济约束的重要性,提出中国期望在指定目标前实现碳排放达峰需要进一步减少煤炭使用量,并鼓励使用环境税、碳价等市场导向型的政策激励,使得企业减排成本内部化。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赵国通强调化石能源也是化工原料,鼓励使用新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褚玦海主任提出建设能源金融、能源数据新兴市场,关注能源金融和能源数据,以提高能源效率。国际能源署Timmer解释了《中国特别报告》中的政策考量机制。最后,Laura女士总结道IEA是技术机构,而不是政府机构,聚焦于能源数据共享,“interdependence”是IEA的关键词。会议取得圆满结束。

地址:上海市上海市国权路600号726室  电话:(86-21) 55665293

Copyright©2018 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