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电力与能源大数据应用论坛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15-05-30 

       2015年5月30日下午,“电力与能源大数据应用论坛”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大金报告厅圆满落下帷幕。本次论坛是复旦大学超学科论坛第四期,由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筹)、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主办,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承办,围绕“电力与能源大数据应用”的关键技术、商业模式、市场需求等展开多领域展开深入的交流和讨论。论坛邀请了国内知名学者、专家、政府和企业主管领导等100多位能源领域精英人士参会。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晓漫致欢迎词。他表示大数据研究与应用是极具挑战性的学科,复旦大学正在筹建大数据研究院,将全面拓展大数据在数学、计算机、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新闻学等学科的研究与应用,未来还将引进顶尖的国际人才,搭建高端实验平台。

       上海市发改委能源处处长朱明林在致辞中表示政府对大数据应用非常重视,特别是政府能源管理工作的需要,无论是能源发展规划还是发电计划、天然气平衡计划都需要大数据支撑,同时能源数据又是反应经济运行最快最真实的数据。他认为能源大数据有可能成为推动能源和电力体制改革的催化剂,随着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有望涌现出与大数据相关的新商业模式。朱明林处长还表示上海要建立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应用示范、市场交易和金融投资”四个中心,给能源大数据应用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力波教授主持了论坛开幕式和主旨演讲部分。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首先做主旨发言。他在发言中介绍了政府在数据生产方面有哪些类型数据具有大数据特征,企业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应用以及大数据将来可以在政府系统发挥的作用。他指出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政府统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政府统计系统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否则政府统计可能会被削弱,难以发挥统计作用。

       第二位主旨演讲嘉宾是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他从美国能源发展的经验来分析能源数据不仅是反映美国经济景气的指数,还在美国经济复苏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认为能源互联网不应该是简单的“能源+互联网”概念,因为还存在技术、安全和制度等许多问题,但能源互联网的提出将推动能源技术进步和能源体制改革。

       第三位主旨演讲嘉宾是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正局级调研员刘建明,他详细阐述了能源互联网与大数据从概念到技术应用的可行性。他认为能源互联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家庭能源互联网或是楼宇小区的能源互联网;二是区域能源互联网,包括微电网、新能源和分布式能源的接入;三是全球能源互联网,支持广域需求侧响应。他强调能源互联网应该是包括煤、油、气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等在内的能源输配体系。

       论坛第三阶段由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薛向阳主持。万达信息高级副总裁李光亚介绍了万达在智慧城市与大数据应用方面做的一些工作。浪潮集团上海分公司技术总监杨洪山介绍了浪潮公司在电力大数据基础设施与体系架构的硬件和软件开发经验。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周向东教授介绍了上海电力公司的“需求侧电力大数据应用关键技术与模式”课题的主要成果和经验。最后,围绕本次论坛主题,吴力波教授与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副处长何炜、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用电与能效所副总程师工田世明、上海新中兴电力营运销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洪亮、国网能源研究院研究员孙艺新、上海移动大数据分析创新部经理石世磊,围绕能源大数据开放障碍,应用可能和体制机制创新进行了嘉宾互动。

       与会嘉宾就能源和电力大数据在能源革命和能源体制改革中的作用形成了共识,能源大数据的经济和社会价值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孕育电力与能源部门新的产业形态、促进新常态下中国的转型升级发展,面对新机遇、新挑战,要在实践中的探索大数据应用的未来。

地址:上海市上海市国权路600号726室  电话:(86-21) 55665293

Copyright©2018 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