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段茂盛老师来访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
2019年5月31日17:00-18:30,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主办的“能源与环境经济学”系列讲座第六期在新金博大厦15楼1509会议室举行,讲座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吴力波教授主持。清华大学中国碳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段茂盛应邀做了主题为“《巴黎协定》下国家自主贡献和全球盘点”的学术报告,就《巴黎协定》中各个国家提交的自主减排意愿、减排责任/排放空间分担的主要原则与方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段老师首先就《巴黎协定》中国家自主贡献(NDC)的多样性进行了介绍,这种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减排目标种类、基准年份、核算方法、核算边界等几个方面。就减排目标而言,各国提出的目标种类包括碳强度下降、绝对量减排、相对量减排,而其对应的基准年份包括1990年、2005年、2010年以及其他年份。在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算时,各国提出的包含温室气体排放的领域以及核算方法也存在较大差异。
此后,段老师结合减排责任/排放空间分担对NDC减排力度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减排责任/排放空间分担的主要原则从公平维度来看包括责任、能力、平等及国家主义,从效率维度来看主要在于成本效率,而不同的分配方案根据IPCC的分类也可以从这几大原则进行区分。依据不同的分配方案,段老师列举了几篇关于NDC减排力度评估的经典文献,其结果显示,在2℃目标下,中国的NDC与支付能力、人均排放相等、温室气体发展权、人均累计排放相等、祖父法这五种方案分配的结果都不相符;欧盟的NDC与三种分配方案的结果相接近;大对数发展中国家有条件的NDC雄心超过了五种分配方案下的平均值;而在1.5℃情景下,所有国家均需提高减排行动力度。
段老师的精彩报告带动了全场师生的积极参与,吴力波教授及在座的学生们与段老师就《巴黎协定》中各国的自主贡献、减排力度以及执行力度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